創作是一種治療

近來忙著幾項文字工程,屬於自己好想做又需高度專注度的事情

近來忙著幾項文字工程,屬於自己好想做又需高度專注度的事情。目的希望可以盡力地協助身邊人,產出乘數效應再分析其影响度。同時不確定性因素高,亦無一定必勝方程式;只能盡做。

做事目的導向性,我覺得好重要,就好似故事創作一樣;必須有一種召喚感才能手寫心來表達中心思想;不然只是交功課;過唔到自己。面對現在的香港社會運動,所謂官場上的語言偽術有感爾虞我詐;畢竟,「故事」是人類歷史上最古老的影響力工具,也是最有說服力的溝通技巧。有人相信,便成了。

曾與電影行業現職導演前輩交流,學院教編劇,其實屬框架基礎;在電影工業中,最後都要自己摸索,創作出具自己的風格來說故事,公式化的學習,只會得出工廠式的產出結局。

「故事公式」可以有:目標-阻礙-努力-結果-意外-轉折-結局

如果將以上7個步驟任意排列,可得出 7×6×5×4×3×2×1=5,040個 說故事方程。

有個小趣味統計,20世紀法國戲劇學者「喬治普羅第」找來了千多部劇本和短篇小說,包括史詩,得出統計數據是:「世界上所有故事的劇情只有36種劇情」。

將36種劇情 X 5040種說故事 ≒ 18萬個故事了。

我對事物的好奇在於是否能應用生活,包括最近接觸的「腦神經科學」。

每個科目都有她獨特的「故事」。不單單只能、只是出現在於書本理論層面。
故事創作應可將之運用在於我們日常生活中。
透過故事,將「道理」,賦予她寓言意義。

生活中,人與人之間,靠著溝通來傳遞資訊。(好似係一句廢話,如下次見我對你吹呢D水,請提示我,盡改)。

透過說「故事」方式,我相信可讓對方一齊進入情境題,尋思問考,較易感同身受。

「故事」產生的說服力,應有一定影響力。

賈伯斯說:「最有影響力的人就是會說故事的人。」

我希望,每個人,都可以,說出自己的故事!

#藝術可改變生命
#創作是一種治療
#想寫做
#故事創作
#拍片為咩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