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標號

“了解自己性格,然後「破格」”

夜深駕車,臉迎秋風,凝望沿路風景,近境遠山,令我反思坐這山望那山,一事無成的事。

常反思自己,會否成為「做事三分鐘熱度的人」,做A過程,會覺得做B更有趣,結果A和B都沒做完,設定目標,當時開始,滿腔熱情的做,到後階段失去持續做的動力而放棄。

這是否熟悉的經歷與聲音?

反思是否重覆地發生,往事卻成為習慣?

這現象,如何突破?

能夠理解,有些事情,是可以開始,沒聲色的結束,總有無法完成的藉口。

同時,常見原因是「樂趣隨時間遞減」

設定目標,執行過程中,總有大量零碎無關事衝出來,專注過程總是有分心藉口。大多數時間容易被這類事擊退熱情,慢慢,變得失去耐性,不想做了。

回顧看,像三分鐘熱度,這裡做一點,那裡碰一些;卻沒有「好好完成一件事」。

人有隋性,總有主觀原因而無法按照既定目標行動的一種心理狀態;因貪新鮮,愛追求樂趣。

人天生根本都不可以愛死身邊的一個,是歌詞;同時,人天生設計就是愛追求有趣的事;是天性。人不想再做原本設定的目標,最最最主要原因(重要事講三次),是覺得原目標不再有趣,卻沒反思自己狀況,對自己視而不見的偏見。

內心總有許多藉口找理由:

「由新鮮感開始,漸覺得熟悉,然後覺無聊」

「疲累,重覆執行方式變枯燥」

「核心性問題:不知道繼續做下去的意義….」

做事看不見出路,沒有mind map,沒有Big Picture,純屬熱血的去幹,衝動的快感往往有很高的啟動率,同時沒有持續性能耐,太易失去目標焦點能量。

如何突破困局,其實需要了解自己性格,然後「破格」。

我喜歡將喜歡的人或事,放在目標清單上,

在追逐過程,成為快樂來源的推進器。

要把「有趣」這件事,加入目標當中,

根本,這才是動力必須品。

我喜歡故事創作,拍攝製作過程,涉太多突變原素,

當中不如意的人和事,實在太常見。

創作,就是在有限資源,做最好創作。

把目標變有趣,是達成目標,重大關鍵要素。

創作故事一定要盡可能的把喜歡的靈感動力融入當中,可以是男女主角、一段配樂、故事場景、或件事本身帶出的感覺。

任何與你內心熱情有關的,都是靈感來源;人人不同。要自己真感覺。

以上的靈感,就是把目標變得有趣,使創作故事,這目標達成的最主要關鍵。

應用在生活中,自設定目標,在執行過程中,不停檢視過失,修訂,再上路;常問自己有沒有努力,使目標保持有趣?最怕白白花掉時間做連自己也覺沒意義的事,人生苦短,可選擇情況下,別難為自己成為痛苦不堪的人。

要學習做事要有毅力,同時更要明白如何保持毅力。

不斷修正、保持目標有趣,將想法寫下,然後做出來,才能將想創作故事,製作出來,提升完成作品機會成功率!

「持續不間斷」的工作,是機器人,是生產的工廠。但,我們是人。

能夠將自己喜歡的目標完成,有說不出的滿足感與成就感。能夠完成目標的關鍵,是「如何設定目標的意義,同時在執行過程中找樂趣!」

追夢所出的努力,不是為了讓別人覺得你了不起;而是為了自己能夠打從心底裡看得起自己。順流還是逆境,都按照自己節奏,用心努力生活。

期望你也找到自己的 #想寫做

#藝術可改變生命

#創作是一種治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