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17½》外傳 – 賽後感想

以#ptgf 作研究題材,2017年10月已構思故事大綱兼分析搜集資料可能性,前期採摘資料遇上重重困難,包括無從入手找個案無人可提供例子搵唔到人分享,無料但想講個主題係今次新玩法…

當專心研究此社會題材,我搵到段真實 #ptgf 語錄:

//
心理治療是一種獨特的人際關係,另一角度,短暫式男女關係來處理心理問題、減輕主觀痛苦經驗、促進心理健康、提升個人成長 =工作一部份;
透過共享晚餐時間,建立關係、對話、溝通、深度自我探索,聆聴客人/對方生活中的各種壓力與問題。
聆聽客人興趣和成就,用一頓晚飯的關係與時間,去填補他們日常寂寞與空虛。
//

段 #ptgf 節錄,讓我反思:
「出租比買賣好?販賣時間,又是否一盤生意?」
「有人話「只要冇做過啲咩…」亦算係正當職業…」
「今日可以出租飯局時間,他日,又可以再出租咩呢?」
「用自己的陪伴時間,撫慰別人被掏空的心靈。開解客人=可以賺錢 =一盤生意?!」
「有些工種看似易搵錢,但非大眾接受原因,爭議空間係邊!?」

好想好想好好講下,點解D 亞妹亞囡可以咁樣諗野?!

有人花盡心機氣力誘惑人入去;
有人用盡方法也難以走出…一條不歸路…

由籌備創作構思到演員招募再面試,其實不太順利;
我同自己講:「唔緊要,有時間…」

向公司老板邀約飯局面談傾借人借場;
人家老板話我份劇本角色因要維護演員形象需再度身訂造改為「被動式」;
我同自己講:「唔緊要,要人,就要遷就改內容…」

劇本審批完成好不容易演員與場地才夾到「一日檔期」可以做拍製;
我同自己講:「唔緊要,又係「最大公因數」及「最小公倍數」與互質的關係…我理解嘅….」

成日都麻醉自己將所有事情合理化:
拍片,無製片會覺得夠錢…
拍片,我同自己講:「幾時都係,在有限資源做最好嘅創作」

目標只有一個,就係透過聲畫,
講好一個故事,講一個有用內容嘅訊息

透過比賽平台,可以接觸更多同行者,
接觸更多學生、大專生,
他們可以是製片編劇導演演員機燈組,
我相信可以借用主辦單位大會的資源,
可以讓作品傳到更遠。

131份作品,600人參賽;
入圍競爭依然激烈…
我與主辦老頂傾過計
各組競賽作品質素一年比一年進步
我開心見到有更多年青人參加這項創作比賽
讓他們去思想主題然後解說,
透過年青人演說法,說一個比主辦單位更貼地的故事
然後,讓訊息,透過聲畫,傳播開去。

作品拍到第四集,《17½》外傳;
今年在這個平台,獲得三項入圍獎項提名;
最後獲得一項「最佳女主角」獎項

在過去多年參加此比賽來說,屬獎項成績最不理想的一届,
但我覺得是收獲最大的一届,
這世界因有這作品的存在,
而創造出來的延伸,
讓我見到她本質的價值。

2015年的《17½下集 - 自拍神棍》
改變了我自己;

2018年的《17½》外傳
造就了她;

「拍片,勿忘初衷」!

《17½》外傳 - 最佳女主角
《17½》外傳 – 最佳女主角

延伸閱讀

《17½》外傳 – 鳴謝

《17½》外傳 – 鳴謝

《17½》外傳 – 鳴謝

《17½》外傳 – 鳴謝

《17½》外傳 – 鳴謝

《17½》外傳 – 鳴謝

《17½》外傳 – 鳴謝

《17½》外傳 – 鳴謝

【官網有片睇】▷ https://healthyvideo.m21.hk/2018/result2018.php?type=Actres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