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時代裡生活技能

大時代裡生活技能

故事讓我反思生活本質:如何好好生活。

By Ken MAK

見一網片,講述在健身室緞練的,與生活與工作中修練的;聯想起曾有故事講述有江湖霸主到少林寺下挑戰書要求比武,遇上在門外掃樹葉的師公級絕世高手的較量。

故事讓我反思生活本質:如何好好生活。

世界因你存在
而所創造出黎嘅野
就係你人生價值

聽過多次的老調:性格決定命運、態度決定成敗。
知識與技能,落在不同性格和態度的人手中,所產生的效果,可以差別很大。

世界因你存在
而所創造出黎嘅野
就係你人生價值

短片裡,在健身室緞練的男人,學習如何運用氣門,流著汗,一下一下地提升重量,訓練肌肉;清潔姨姨,每天在健身室,用毛巾抺走緞練人士留下的汗水;舉重的能耐成為生活的應用。

認清自己特質與能力,應用在生活上的挑戰,很重用;放在今天,更重要。

認識我的朋友應知我好鍾意開會,見過會議中,議會者只想講自己意見;而對會議進程未必有幫助;見過開會的主持,謙卑開放與異見共處,成為會議文化,從不同角度一齊 brainstorm,不憑主觀喜好,往往搜集到不同背景、陣營資訊。如此的綜合資訊,對議程目標,看到產出更多的可能性。

知識來自資訊的搜集、理解、以及應用能力。
個人特質與面對態度,可以產生不同影響。
同時,知識是一種武器。

認清自己性格特質,好好應用這種天賦,今天變得很重要。

道理與技術,道術相修;個人特質、態度、技能和知識,四行之間的互相關係,是種生活修練。

在多項人類社會學及心理分析工具與理論中,人的內心裡,最渴求的東西,大部份是內心最缺乏的東西,也涉及心理底層的需要與恐懼。

生活上,同一件事會出現不同人的理解、體會和反應,差別可以很大。
有些人重視原則,有些人重視人際關係,也有些人重視權力與控制。
對象具不同立場;有人覺得簡單而合理,卻會挑起另一個人的強烈反感。
你在說道理、談資訊來源,而對方則覺得你在碰底線、爭權力;從應用心理角度看,事件本身可能兩邊都沒有錯,卻在雙方沒有從對方背景及心理特質入手。於是一邊強調所擁護的理由,另一邊則不斷堅持他的道理,造成不能回頭的衝突。

原本問題沒有對與錯,卻因溝通不良態度不足,達不到任何預期目的與效果。

說故道事,目的是將訊息,有效地傳到特定對象,讓對方聽得入耳,然後有所行為改變,這是目的;如為啖氣,純屬想講贏對方;則另作別論。